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

   日期:2016-04-25     来源:中外玩具网综合    评论:0    
核心提示:所谓的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每个家长心中都有对好孩子的定义,今天中外玩具网小编根据日本教育专家的演讲整理,谈谈什么是好孩子,难教的孩子或是坏孩子就没出息吗?
   所谓的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每个家长心中都有对好孩子的定义,今天中外玩具网小编根据日本教育专家的演讲整理,谈谈什么是好孩子,难教的孩子或是坏孩子就没出息吗?

  当我在演讲会场提出这个问题,并把麦克风递给现场的妈妈后,常常听到以下的回答—贴心的孩子、听话又正直孩子、个性开朗的孩子、有礼貌会问候别人的孩子.......等。

  的确,“活泼开朗、元气、正直”是很多大人心中的基本答案。这个世界也常常把这些特质视为“好孩子”的要件。



  接下来我再提问—─当孩子成为大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同样地妈妈会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如沟通能力、挑战精神、不轻易放弃的韧性、有组织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很多商业书籍都会提到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身为现代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总称为“生存的能力”。

  可是,你不觉得当好孩子的条件跟成为大人的必要生存能力,两者间似乎有着不小的落差?要当个好孩子所提到的条件,似乎都是以大人眼里的好孩子或好教的孩子为主轴。但那真的是好孩子吗?

  孩子原本就是不听话的生物。察言观色的能力等于零,个性任性,一不顺他的意就大发脾气,等哭完闹够了,突然又想要跟人撒娇.....这些都是孩子非常自然的样貌。

  尤其是男孩子,这方面的特质更明显,顽皮鬼或捣蛋鬼的表现都是他自然的样子。

  好孩子才要小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好孩子一旦被冠上对父母来说很好教的既定印象,就无法呈现最真实的样貌,亦即成了所谓“不自然的孩子”。我不是想吓唬大家—据说小时候越是被称为「好孩子」的孩子,青春期之后越容易行为脱序。

  例如,几岁的少年犯下令人无法置信的凶狠犯罪行为时,新闻媒体经常会下这样的注解:「真是不敢相信!他是住家附近的人都公认的『好孩子』.....」很多专家也都表示,就算他没有做出凶狠的犯罪行为,年幼时越是被讚誉为「好孩子」的孩子,长大后越容易出现拒绝上学、宅在家、不当行径、过度反抗、情绪暴走等问题行为。

  为何越是好孩子,长大后越容易有问题?

  从小就被冠上「对父母来说很好教」的既定印象,丧失原有样貌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持续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在已经养成以不让父母困扰为首要任务的习惯下,只能隐藏本性持续忍耐著。对父母来说,也早已认定我家的孩子是「好孩子」,因此根本没有机会察觉孩子的本性。

  于是,为了符合父母期待的表象与自己真正的本性拉锯,而在青春期爆发极大的鸿沟。这跟引发地震的原理一样。当板块的弹性波越大,越容易引起大地震。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累积的弹性波,到了青春期终于引爆大地震!青春期正是对原本深信不疑的父母之价值观存疑,建构自我独特之价值观的时期。当父母的价值观与自我价值观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出现青春期特有的问题行为或反抗行为。



  可是,现今这个社会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依照孩子原有样貌健全发展的「顽皮鬼」或「捣蛋鬼」,会被大人认为「伤脑筋」,而「从小符合大人期待的不自然孩子」才是「好孩子」。「顽皮鬼」或「捣蛋鬼」没有生存的空间,身为其守护者的父母似乎也觉得脸上无光呢!

  身为妈妈,对「教养儿子」这件事感到困惑或疑惑者似乎也很多!市面上关于「男孩教养法」的畅销书籍很多,每本书都极力呼吁父母「要把男孩教成真正的男子汉!」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裡却充斥著不易教养男孩的氛围。

  在保育或教育的世界裡,有个「男孩问题」的专门用语,其中出现如「最近的女孩比较有元气,男孩比较没元气」,或是「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上学或宅在家等问题行为者,男孩较常见......」等意见,这些问题总称为「男孩问题」。儿童心理或教育的专业刊物等,也常探讨这个话题。

  日本的《儿童心理》杂志(二○○八年3月号)曾做过有关「男孩问题」的特辑。筑波大学的新井邦二郎教授在内文做了以下的论述:从小父母就禁止我们有吵架等争执行为。在参与「初次亲子活动」的「公园初体验」时,父母会因孩子的行为而获得不同的评价。所以,父母要一直留意孩子是否守规矩、有礼貌,特别是严禁发生争执如吵架或打架等行为。女孩的DNA能顺应这样的教养环境,但男孩的DNA就从这时逐渐萎缩。

  结果男孩从小就无法发展男性的DNA,在国小女生的「青春期衝刺期」裡,几乎陷入「被去势的状态」。若再加上家裡有个强势的妈妈,男孩等于呈现「被去势的状态」。于是,感受不到「生存意志或欲望」的男孩,或总是畏首畏尾的男孩等,像这样需要被关注的孩子变多了。


  身为男性应该负起社会性的义务,不只是好好照顾家人而已。但老实说,如果一个男人被家庭、地域或学校给「去势」了,还要受制于女人,那他还能完成这些义务吗?

  「当男人比较辛苦......」你也有这种感觉吧?家有儿子的父母,也要了解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

  比起「好孩子」,「生存能力」更重要

  所谓的养儿育女就是把孩子培育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具备「生存能力」进入社会。但现今的社会氛围却往往要求孩子做个「好孩子」,而非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当孩子在年幼期「生存能力」受到压抑,只被要求当个「好孩子」,造成他进入学校后遇到「要培养生存能力!」之类的挑战就手足无措。

  「生存能力」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坐在学校的书桌前培养,它原本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此,不管是出生在阿拉斯加冰原上的孩子、非洲大草原上的孩子、喜马拉雅山标高数千公尺的孩子,甚至是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孩子,他们一样都能带著欢笑、成长与生存的能力健壮地活著。

  照理说,在4岁或5岁之后,当妈妈说「○点要弹钢琴,在这之前赶紧结束写字练习吧!」马上回答「是!」的听话孩子,在这个世界应该是极少数才对。但由于整个社会过度要求年幼的孩子当个「好孩子」,进而剥夺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导致的结果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生存能力』!」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造成的!一般来说,被视为「伤脑筋」这类的「顽皮鬼」或「捣蛋鬼」,反倒比较具有「生存能力」呢!

  所以,家有「顽皮鬼」或「捣蛋鬼」的妈妈们,请对自己更有信心—「自己的教养方式没有错!」

  若能获得满足,态度就会更柔软

  幸好,也有大人会微笑面对这些「顽皮鬼」或「捣蛋鬼」。

  不过,在公车或捷运车厢等地点目睹幼儿不受控制地胡闹时,多数人都会毫不留情地冷眼直视,甚至还会听到一些挖苦妈妈的话:「真不知道她是怎麽教孩子的......」这句「教孩子」的话听起来好沉重。

  原本孩子从新生儿开始就具备所谓的「全能感」,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会有强烈表现自我的欲望,我们称之为「展现自我」。总之就像前面所说的,孩子原本就是任性的,「自己想做就去做」是唯一的常规。但这样发展下去将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孩子需要「教养」。可是,令人困扰的是,这个社会出现两种理念根本背道而驰的「教养论」。

  一种是主张「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3岁以前若不严加管教,以后他就会变成任性又傲慢的人。」面对约2、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开始主张自我的第一次反抗期,要严厉斥责教养、抑制那任性的本质,才能教出「好孩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本的意思,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气质吧......)。

  另一种则主张「只要父母或身边的大人用心呵护,满足孩子想要任性妄为的情绪,孩子自然会脱离反抗期。到6岁为止,几乎不需要严厉斥责孩子呢!」

  这两个「教养论」的观点截然不同。

  无论是哪个观点,都需要看时机或场合,重要的是保持平衡不偏颇。不过就我个人的经验,我比较支持后者。

  有时出现年纪不小了还爱说大话、骄傲自大、爱吹嘘自己这类所谓个性差的欧吉桑,我就会听见很多人说:「孩子若不严加管教,从小就消除他那嚣张的气燄,长大就会像这样不像样......」

  我想:「虽然当事者耍任性的本质很早就被剷除殆尽,但这个想追求自我感或夸大自我的潜意识只是被压抑著,终究无法抑止爱说大话、骄傲自大的意识吧?」

  在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直接表明「我是么儿,是被宠爱大的.....」的人。

  这种人感觉举止温和柔软,给人一种内心沉稳不会摇摆的安定感。我想这是因为「他耍任性的本质获得充分的满足,长大后就不会蛮横骄纵,而能过得坦然自在呢!」

  可发挥优点的「教养模式」

  日文裡的「教养」若改成汉字有两个写法,一是「仕付け」,另一是「躾」。所谓的「仕付け」如同裁缝的「仕付け纟」(裁缝线)一样,有「压制住」的意思。而所谓的「躾」就是,用什麽方法产生何种结果,有「让人更加美好」的意思。

  这两个写法正好可表示两种不同的「教养论」。

  我认为所谓的教养不是压制孩子原有的样貌,而是提升「我很棒!」的「自我认同感」,培养「成就美好自我」的欲望。

  特别是面对天生拥有才情,精力宛如多人一倍之「顽皮鬼」或「捣蛋鬼」的男孩,压制他原有样貌的教养方式只是徒劳无功。我认为最好不要浪费他与生俱来的才能或长处,巧妙转换教养模式,让他能产生「自我认同感」。

  从下一个章节开始,我会不断阐述这样的教养理念,并教大家如何改变看法,把感觉「难搞」的缺点,变成具有「生存能力」的优点。

  现在的年轻人缺少活力、个性内向,尤其是男生还会被揶俞为「草食男」,这都是从小被这种社会氛围压抑过重的结果。即使处于如此不利的环境中,能持续当个顽皮鬼或捣蛋鬼的男孩,才大有可为呢!

  亦即,往后能与社会氛围或不友善的世界相抗衡的人,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好孩子,而是现今说是快灭种也不为过的顽皮或捣蛋鬼。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推出“企业甄选计划”

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推出“企业甄选计划”

今年,玩具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发展难题,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特推出“企业甄选计划”,集合资源帮助品牌推新品、拓市场、对接新渠道。

孩子问题不断,父母应该如何回答呢?

孩子问题不断,父母应该如何回答呢?

孩子天生好奇的心理导致总是问题一堆,特别是当孩子学会说话以后,你就会发觉孩子整天都再问为什么,有的问题可能会很奇怪。因此,家长应该从容应对呢?

2016-04-25   TAG: 父母育儿   家长教育法     亲子教育  

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

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

所谓的好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孩子?每个家长心中都有对好孩子的定义,今天中外玩具网小编根据日本教育专家的演讲整理,谈谈什么是好孩子,难教的孩子或是坏孩子就没出息吗?

2016-04-25   TAG: 父母育儿   家长教育法     亲子教育  

宝宝老抢玩具、发脾气怎么办?

宝宝老抢玩具、发脾气怎么办?

近来不少家长反映宝宝在家就表现很乖巧很听话,但一去幼儿园就喜欢抢玩具、哭鼻子打小伙伴等,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2016-04-22   TAG: 父母育儿   孩子教育   育儿经  

适合3-9岁孩子学习英语的动画片大全

适合3-9岁孩子学习英语的动画片大全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不输在起跑线,希望从小多方面发展,比如学习英语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小编为3—9岁孩子推荐适合学英语的10部经典动画。 

2016-04-18   TAG:   父母育儿   亲子教育   英语动画片  

1岁宝宝能做什么事?父母不妨这样教

1岁宝宝能做什么事?父母不妨这样教

1岁宝宝能做什么事?可以锻炼孩子做什么呢?自从宝宝出生,有关他们的一切大小事务就由爸爸妈妈负责了。此时,爸爸妈妈不要再事事代劳,而应遵循宝宝的成长状况,适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也是锻炼宝宝自立的好时机。

2016-04-18   TAG: 父母育儿   家长教育法     亲子教育  

0相关评论

推荐阅读
玩具热点:玩具批发一手货源网站   玩具厂家   澄海玩具批发市场   玩具批发app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新媒社群 服务项目 专题大全网站地图云选会违规举报
  • 官方客服:

    电话:020-38490231
    QQ:2355507011
    微信:18028540498
  • 业务合作:

    电话:020-38490236
    QQ:2355507021
  • 采访爆料:

    电话:020-38490231-851
    QQ:2355507009
  • 官方社群:

    添加下列微信号之一,邀请入群
    ctoy1998 或 18028540498

© 1998-2024 中外玩具网(CTOY.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23376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2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50434主办:广东省玩具协会   广州力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