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济南过中秋要拜“兔子王”
在芙蓉街中段某店铺内,中秋民俗泥塑玩具“兔子王”受到顾客的青睐。 记者黄中明 摄
市民张先生来电: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听身边的老人说,老济南过中秋节时,都要拜“兔子王”,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呢?这种传统的“兔子王”玩具现在还能买到吗?
记者朱文明答复:中秋节要拜“兔子王”,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兔子王”是“保财”的还是“保运”的。
济南民俗专家张继平先生说,“兔子王”是一种泥塑玩具,在北京叫“兔儿爷”。几十年前,老济南过中秋节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摆满了这种“兔子王”的泥塑玩具,就像春节时大街小巷都摆上鞭炮一样,那时候老济南都会买一个回家。八月十五各家设供祭月时将这种玩具摆在供桌上,以月中兔神的身份接受礼拜,祭月之后“兔子王”就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由于传说中玉兔在月宫中司职捣药,“兔子王”就象征着健康和平安。
张继平说,就全国来说,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只有济南的“兔子王”和北京的“兔儿爷”比较出名,而且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把“兔儿爷”打造为中秋节的形象大使,而济南的“兔子王”正在慢慢被淡忘。济南的“兔子王”与北京的“兔儿爷”有所不同,“兔儿爷”是实心的,不能动,而“兔子王”是空心的,双手抱着一捣药锤,背后有一根绳,一拉捣药锤就一上一下。
现在要想买到“兔子王”的话,可以到泉城路周围看看。在芙蓉街中段,杨峰开了家专营“泉城兔子王”的店面,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去看看。济南时报
>>相关阅读:
过中秋 山东有哪些老讲究
山东各地民间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摆设香案,挂上月光码儿,月光码儿上印制着嫦娥奔月,下面还有一只小兔,然后摆上月饼、西瓜和其他一些水果,有的地方还要特别供上一捆青豆,俗传是给月宫里捣药的玉兔准备的。
在济南,过去每到中秋晚上,当明月从东方升起时,人们便在自家的庭院中设一个香案,在供桌上放上一些瓜果、月饼等祭品,一家老少在供桌前烧香,望月祭拜。过去祭月时家家都要把“兔子王” 摆在供桌上,“兔子王”是济南特有的一种中秋玩具,一般制作成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形状。祭月之后,由家中老人主持把月饼等祭品分给家人吃,“兔子王”就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了。
在曲阜,当中秋之夜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一家人围在庭院当中,对着月亮摆设香案,放上月饼、石榴、花生等瓜果,全家人一起祭月。过去家家都要放鞭炮以示过节,民谚有“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石榴敬老天”的说法。
在潍坊,过去祭月时大人和孩子们分别进行,大人们在院子里,小孩们在大门前,他们有的在小板凳上放一个面塑的“月儿”,有的手托面塑的“月鼓”,对着月唱歌谣,民间称为“圆月”,而且还在手臂上绕圆圈,一边绕一边唱:“圆月了,圆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有的孩子手拿着一棵点着的艾蒿,摇动手臂时火星四溅,这就是孩子们玩的“蒿子灯”。
在临清一带,过去有“铰月亮”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图案。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这风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封后又对她很不放心,担心她会去坑害穷人,因此又给她定了个“框框”,令她“见破即回”。中秋节这天撕破月亮,就是让“穷神”望而却步,让生活富裕美好。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