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银幕数在今年12月20日正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然而,在银幕飞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速却持续放缓,截至12月23日,2016年全年票房才刚刚超过2015年全年的440亿,离业内预期的600亿目标相距甚远。
不过,虽然票房市场增速放缓,但动画电影的票房却逆势上扬。据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电影市场2016年所上映动画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达到65.36亿元,比起2015年全年45亿元上涨20.36亿元,涨幅达到45%左右。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国内电影票房贡献中的重要类型片。
2016动画片票房大跃进 破10亿“天花板”
2016年,动画电影在内地票房完成“大跃进”,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和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两部动画电影在内地单片票房都超过10亿人民币。在内地市场上,《疯狂动物城》更是以15亿票房力压《魔兽》、《美国队长3》等商业大片,高居进口片榜首位以及年度总票房榜亚军,这在中国内地影史上尚属首次。
除此之外,由游戏改编的动画电影《愤怒的小鸟》,内地票房报收5.14亿人民币,全球票房3.5亿美元,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日本导演新海诚的动画新片《你的名字》,内地票房已高达5.6亿人民币,目前仍在上映中,已超越《哆啦A梦:伴我同行》(5.3亿)成为内地票房最高的日本电影。《大鱼海棠》以5.6亿票房领跑内地动画,但口碑争议颇大。
不过,并非所有热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中国观众都买账,全球票房已突破10亿美元的《海底总动员2》,在今年的续集电影中算得上一枝独秀,但在中国只收获2.54亿人民币票房。套路满满的歌舞动画《海洋奇缘》在北美已收获超过1.68亿美元票房,但内地观众却不买账,上映一个月内地票房刚过2.1亿人民币。
2016年,国产动画表现平平,只有一部饱受争议的《大鱼海棠》收获5.6亿票房,它也是继《大圣归来》之后第二部票房过5亿的内地原创动画电影。该影片曾以“12年之约”和全民众筹吊足观众胃口,影片上映后又因为故事和人物的诸多设计缺陷,遭致众多媒体及动漫爱好者的猛烈炮轰。
自《大圣归来》创下国产动画片票房奇迹后,人人都想复制,但今年并没有出现第二部《大圣归来》。尽管《小门神》、《摇滚藏獒》、《精灵王座》等动画慢慢脱离了“低幼趣味”,但由于题材、宣发等原因仍未能引爆市场,而一枝独秀的《大鱼海棠》也因剧情违和遭受诟病,仅剩《熊出没》系列电影表现尚属稳定。如今动画电影在内地已经突破了票房10亿的天花板,国产动画更应该加强修炼内功,奋起直追。
2016动画电影六大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一:中外合拍
《功夫熊猫》 :中美合拍“量身定制”新起点
在中国,《功夫熊猫》第一部一经上映,便成为2008年度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2011年上映的《功夫熊猫2》在2016年之前都是中国最卖座的动画电影。阔别5年,2016年初,《功夫熊猫3》重返大银幕。只是这一次,它是以中美合拍片的身份惊艳亮相,背后有着三分之一的中国血统。这也意味着它在中国上映不再占用进口分账大片配额,而获得了与国产片一样的43%的票房分账待遇。
作为第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片,影片制作精良,叙事流畅,特别是在中国风方面下足了功夫,洋溢着满满的“四川风味”。作为2013年新成立的“东方梦工厂”的首部动画大片,该片在中美关于电影制作的合作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仅仅是配音方面,《功夫熊猫3》就在立项之初为中文版度身订做了独家“口形”,以达到最终呈现效果能与中方配音演员严丝合缝的程度,这是此前绝无仅有的。
影片最终收获全球票房5.2亿美元,成绩尚可。不过在北美,《功夫熊猫3》1.43亿美元排名显然不算最理想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功夫熊猫2》的口碑拖累,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档期安排。作为一部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原定2015年12月23日上映,为了迎合中国新年档上映的需要,让北美的档期不得不同步妥协至1月29日。纵观北美市场,六大公司发行的年度重磅动画电影很少选在这个时间节点。
但不管怎么说,《功夫熊猫3》在中国内地票房利用春节档期吸金逾十亿人民币,也使其成为内地影史首部跻身十亿票房俱乐部的动画电影,进一步带动了国内的动画电影消费市场的繁荣。
关键词二:现象级
《疯狂动物城》:迪士尼年度现象级爆款
《冰雪奇缘》名利双收之后,人们对迪士尼在动画领域再创辉煌寄予厚望。今年的新片《疯狂动物城》一出,旋即风靡全球,既有惊喜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与迪士尼惯常的公主系列相比,《疯狂动物城》更加让人耳目一新。日前,美国电影学会(AFI)公布了2016年十佳电影,其中,《疯狂动物城》是唯一入选的动画电影,足见其在业界的口碑之高。而在有着“动画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第44届动画安妮奖(AnnieAwards)中,《疯狂动物城》获得了包括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动画效果、最佳导演等11个奖项的提名。此外,本片也是2017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热门候选。
目前,《疯狂动物城》在全球票房已迈过十亿美元大关。在中国市场,本片更是以15亿人民币力压《魔兽》、《美国队长3》等商业巨制高居进口片榜首以及排名年度总体票房榜亚军,这在中国内地影史上尚属首次。此外,《疯狂动物城》从3月4日首映日排片仅为10%,到最终成功实现口碑逆袭,这其中有关影片角色、故事情节、创作花絮的热议话题在微信微博等各圈层的持续发酵,成为推高票房的关键因素,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级事件。
当然,《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归根结底仍然有赖于一个创意十足的主题架构以及一个精彩的故事剧本。片名本意的“动物乌托邦”给观众展示了另一种写意的人类社会的运行轨迹。但因为是通过动物来加以演绎,因此更加新鲜有趣却又不失叙事逻辑的合理性。而每一个生动个性的动物角色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在故事层面,人物个性的细腻刻画,以及情节的几度柳暗几度花明,都体现了迪士尼在驾驭动画影片方面的高超娴熟。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片仍然会是一部不过时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三:日本引进
《你的名字》:创造了日本电影在中国内地最高票房
当《你的名字。》超越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跃居日本动画影史第二的位置后,它的爆款身份已再无争议。由此,新海诚这位昔日的壁纸狂魔终于成功晋级为日本的动画之光。
新海诚能否成为第二位宫崎骏?这个仍有待观察,但《你的名字。》无疑成为继《千与千寻》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动画事件。毕竟,最近几年的日本在全球动画市场上一直表现平平,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也许新海诚及《你的名字。》给新锐动画人和日本动画爱好者所带来的愉快和期许更胜影片内容本身。
而在中国,《你的名字。》自12月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连续9天成为单日票房冠军。在中国内地上映25天后,票房达到5.6亿元,正式超越《哆啦A梦:伴我同行》,创造了日本电影及非英语进口片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由于《你的名字。》大获成功,这使得日本超越韩国、法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除美国之外,在2016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中表现最好的电影输出国。
2016年,日本动漫电影在国内市场呈现“井喷”之状,数量多达9部之多,包括《火影忍者》《圣斗士星矢》《航海王》《龙珠》等中国日漫迷耳熟能详的日本动漫系列名作。不过这些电影中,除了《你的名字。》票房飘红之外,其他作品的市场反响一般,就连有着19年漫画历史的《航海王》最终票房也不过1亿元。但引进日本电影的成本很低,对于民间发行方来说,大部分日本电影只需三四千万的票房就能收回成本,更有利于“以小博大”。
细节决定成败。之所以《你的名字。》能成为爆款,这和影片本身的画面、人设、情节、音乐、节奏不无关系。而片中的彩蛋与诸多细节,更让人叹服。对于中国动画业者来说,除了以上,其实更需要吸收和借鉴的是《你的名字。》中存在着大量的“日常元素”。而在讲究细节之外,让观众最舒服的是一种真实的代入感。最终,观众被莫名的感动了,但大概只有导演知道,这种感动并不莫名。希望这种“忽略的日常”能真正也让中国的动画人有所触动。
关键词四:卖情怀
《愤怒的小鸟》:打破“游戏改编必扑街”魔咒
多年来,将热门游戏成功改编成电影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即便是《生化危机》《古墓丽影》这些票房尚可的影片,也同样难逃口碑上的两极分化。更何况《愤怒的小鸟》仅仅是一个简单到极点的手机游戏编程。既无故事剧情,也无宏大的背景架构。却要让这些呆萌胖鸟在大银幕上花费一个多小时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难度可想而知。
正因为此,对于《愤怒的小鸟》这样一部已过巅峰期手游的改编之作,从立项之初就遭遇多方质疑。但索尼动画的创作团队确实是具有化简单为神奇的功力。本片以7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回北美1亿美元及全球3.5亿美元的票房,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其在中国大陆入账5.14亿人民币,更是黑到底、红到家。反过来,电影的热映又使愤怒的小鸟在品牌授权及各类衍生品市场的行情再度走俏,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品牌效益,这也是值得中国动画界和电影圈深思的。
《愤怒的小鸟》成片的效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期,是该片给人的第一观后感。从一部简单的手机游戏到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愤怒的小鸟》的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在细节上做足了文章。层出不穷的笑料,对游戏的各种致敬梗,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却不突兀,让观众始终能面带微笑。而流畅的画面,明亮的色彩,让人宛如置身于童话世界。尤其是那段小鸟将自己发射到小猪岛慢动作降落全角度三维结构展现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当然,《愤怒的小鸟》的意义还在于一举破除了“游戏改编必遭扑街”的魔咒,说到底,IP改编不问出处,故事出彩自在人心。《愤怒的小鸟》的成功,也推动了其他游戏IP改编作的加速立项。日前,《水果忍者》、《我的世界》、《俄罗斯方块》等流行手游都已推出了各自的电影计划,在“卖情怀”的道路上,否能延续精彩,仍有待观察。
事实上,2016年,最卖情怀的大片,非《魔兽》莫属,同样是游戏改编,该片全球票房28.7亿元,中国以14.7亿元的成绩贡献了全球一半的票房,只不过《魔兽》非动画电影,这里不做赘述。但是,看看今年登上大银幕的火影忍者、龙珠、小丸子、柯南、圣斗士、海贼王……无不是圈粉无数的“情怀电影”。
关键词五:套路
《海洋奇缘》:套路满满的歌舞动画深得老少欢心
作为2016年度最后一部动画进口片,11月25日上映的《海洋奇缘》上映以来口碑持续发酵,票房长线发力,内地总票房已逼近2亿元人民币。影片在感恩节档期强势登陆北美,已经实现了本土票房的三周联冠,在全球的表现也是步步为“赢”。
作为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第十部动画长片,本片的口碑与票房都表现不俗,尽管是显而易见的各种套路的迭加与推送,但本片依旧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优秀之作。简单的说,《海洋奇缘》依然沿袭了《冰雪奇缘》这一迪士尼最拿手的公主路线。又是载歌载舞,但旋律依旧悦耳动听;又是女性主角,但她依旧温柔可亲;又是自我成长,但过程依旧紧张而刺激。再加上一如既往的高水准的视效呈现,观众自然很难拒绝。
虽然在本片中处处可以看到《冰雪奇缘》的影子,包括歌舞动画+民族风格+旖旎风光的三位一体卖点,但《海洋奇缘》给出的诚意仍然十分走心。特别是对于大洋洲异域风情的完美描绘及海洋夜色的唯美呈现让观众很难不动容。对于中国的动画界乃至电影界而言,这种意义或许更有启迪性:成熟发达的电影工业体系之下,也许未必能成就爆款,但是却能保证一定频次的高质量产品的输出。
关键词六:争议
《大鱼海棠》:争议声中的国产动画诚意之作
《大鱼海棠》前前后后吊了大家12年的胃口才上映,从时间维度上,它就注定会吸引眼球,毕竟,情怀从来都是值钱的。作为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大鱼海棠》在一片情怀营销中不仅取得5.6亿元的超高票房,更将位列第二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2》甩开了近五亿的距离,它也是继《大圣归来》之后第二部票房过5亿的内地原创动画电影。要知道,《大鱼海棠》的制作成本仅3000万,票房是成本的18倍。这在内地影市遇冷形势下,能取得如此成绩,已是难能可贵。但是票房之外,本片自上映以来就频频遭致媒体及观众的炮轰,火力之强近年罕有。作品本身的匠心制作与其应得到的肯定之间存在如此鲜明的反差,未免有些尴尬。
说到底,这是一个非对称的评判——用衡量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的眼光,去打量十二年来苦逼动画人和众多动画粉在情怀满满力量推动下的辛勤求索,注定不会是圆满的结局。而《大鱼海棠》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整个宏观宇宙观架构的支撑仍然不够牢固,简单说来就是各个人物及背景之间的关联要素仍然缺失或松散,最终并未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闭环;其次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依然粗放,角色塑造依然扁平化,这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对这些人物的印象相当不清晰;第三是剧情过于平实,没有太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出人意料的爆点。
但是不管结局如何,《大鱼海棠》的出现,让国产动画电影的话语关注度及观众年龄段得到了大幅提升。事实上,《大鱼海棠》也接受了正常的市场检验,且票房还不错。或许,与《大圣归来》一边倒的盛赞相比,《大鱼海棠》的美誉度不算太高。但至少已经让业界确认,大环境下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春天”已经真正到来了。《大鱼海棠》破五亿的票房事实已经证明,良心动画人完全有可能在商业层面有所斩获。这种良性循环一旦启动,将会很快向观众证明,《大圣归来》的票房大卖不会仅是个个案,而《大鱼海棠》的全民围观也不会仅是炒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带有各种“缺陷”但诚意满满的国漫新作将会越来越多。
和国外相比,中国动画电影最缺少什么?
如果各用一部作品来代表中国、日本、美国这一年来的动画电影表现的话,那么分别是《大鱼海棠》、《你的名字》、《疯狂动物城》。目前,这三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分别是:6.5分,8.6分,9.2分,而各自在国内的票房为5.65亿元,5.62亿元,15.30亿元。
从票房和口碑上看,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要逊色很多。事实上,《大鱼海棠》本来可以成为一部杰作,成为中国动漫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音乐,它的画面,它的人物设计,已经有了顶级动画的雏形,但只差那么一点点东西,那么一点点内核。
那么,中国动画电影和国外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NO.1“不会讲故事”成国产动画硬伤
近两年在院线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虽然在数量、主题、乃至表达形式上都有了显著进步,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国产动画电影或师法日漫、或师法美漫,或中外混搭,但最终的口碑、成效都难有爆款。如《昆塔》《青蛙王国》等效仿美国类型片,创作老少咸宜的全年龄动漫,但在国内总体反响平平;《魁拔》则效仿日漫,但原定的五部曲计划因票房不理想而终止。《大鱼海棠》等作品走在探索“国漫”的道路上,尽管票房不俗、制作精美,但也招来故事情节薄弱、人物形象扁平化、仅有中国元素的符号堆砌等批评,“不会讲故事”是广大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普遍感受。
好莱坞动画向来在剧本上挖空心思,例如蓝天动画《里约大冒险》,就将鸟类冒险和巴西风景相结合,而梦工场的《功夫熊猫》更将东方武打、传统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博得全球影迷盛赞。反观中国动画在题材把握上,除了《喜洋洋》与《熊出没》拥有众多电视剧粉丝撑腰,票房稍微有一定保障。《魁拔》从题目上看,根本不知是什么东西,《兔侠传奇》题材山寨。其实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只要认真挖掘传统题材,不愁好剧本。
不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辉煌的过去。《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45部动画作品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先后73次获奖,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这就是被国际评论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以鲜明的民族风格著称,不仅内容上取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古典小说等,美术设计的创作灵感也直接来源于民间剪纸、皮影、水墨画等本土的传统艺术形式。
可见,国产动画电影要发展,归根结底在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风格。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中国好故事?取材传统故事当然是条重要路径。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和《金猴降妖》改编自《西游记》,《天书奇谭》改编自《平妖传》,《哪吒闹海》则来自《封神演义》,传统文化为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土壤。
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动画电影虽然数量迅速飙升,每年约有30部至50部动画电影上映,但除《西游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外,其余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极少过亿元,口碑、讨论度、知名度平平,票房千万级以下的居多。当下中国的动画环境已不缺资金、不缺市场,剩下的就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了。
NO.2 浮躁,功利心强,缺少工匠精神
中国动漫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制造的企业,缺的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心”动漫。
迪士尼创作《疯狂动物城》,为了让动物惟妙惟肖,花了18个月的时间对动物调研,甚至跋涉9000英里前往非洲的肯尼亚,进行动物个性与行为的深度发掘。例如大象吃冰淇淋,狗熊蹭树,角马排队过马路,还有野牛警长著名的瞪眼表情包,都来自非洲动物们的真实表现。不得不感慨,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国内影视剧所缺的,可能不仅仅是钱。
就拿《大鱼海棠》来说,纵然故事薄弱是它的败笔,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它的内核空洞而无趣,充溢了自欺欺人的骗局。主创人员,对于自己要创作的作品,没有一个清晰的领会,心坎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因为浮躁,被世俗裹挟着向前走,根本没有办法,沉下心,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创作什么?
“中国投资人谈的都是票房,却很少有人去谈这部电影怎么才能做得精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曾表示,在几十年来创作动画的过程中,最困扰他的就是中国市场不需要原创,或者说对原创并不尊重,大量的模仿作品一批又一批。只要出来一部票房不错的片子,马上有一堆模仿品居上。哪里赚钱,所有的资本都会跟过去。
这尤其表现在中国政府决定加大对我国动漫产业的扶植之后。从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加大对中国动漫产业特别是动画产业的资金支持,在税收上和财政上给予优惠和补贴。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能够促进中国动漫的发展。但是这好似一把双刃剑,很多动画企业就是奔着补贴去的,将动画制作完全当成了生意来做。于是各种通过粗制滥造来降低成本、拉长分钟数来换取政策补贴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NO.3 缺少全龄段电影,难逃低幼怪圈
回首国产动画大电影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创了“小手拉大手”的观影模式——只要孩子喜欢,就不怕大人不被带进电影院。但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容,低龄化动画电影的票房提升缓慢,内容单一,已成为致命缺陷。
从动画电影票房被各类在中国热映的好莱坞动画片不断刷新,中国动画电影人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低龄化的策略已经难以强有力拉动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动画片。而作为全球动画片两大领军产地之一的美国,采取的则是适合全年龄段观看的策略,基本以动物和家庭关系作为核心内容,让孩子和成年人找到各自的视角。这也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风靡全球,老少通吃的不二法门。
眼下,在市场强有力的作用下中国动画电影人已渐渐转变了“动画电影就是儿童电影”这一观念,创作核心已从主要面向少年儿童转变为面向所有观众,比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摇滚藏獒》等,但总体来说,依然难逃低幼怪圈,
这种现象与国产动画电影作品题材窄低幼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年上映的42部国产动画电影里,能够摆脱低幼化标签的不超过10部。国产动画整体忽视了其他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同时这也制约了市场规模的发展。相关报道显示,目前中国电影院的观众平均年龄一直在下降,目前仅有21岁。虽然年轻人成为主流观影群体,但是动画电影却没有对这个群体给以足够的关注。当青年人的娱乐诉求以及对动画艺术的追求不断增加的时候,国产动画的内容却始终停留在低龄层面,以低龄儿童作为最主要的受众团体。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作茧自缚”。
动画电影能否成为国产片重要突破口?
众所周知,日本的很多优秀的动画都是中国代工的,如果你要中国人复制一部和《火影忍者》、《海贼王》画面质量一模一样的动画,只要资金足够,是绝对没问题的。可见,在动画制作技术上中国并不弱于日本。事实上,人才的制约是中国电影最大的制约,动画电影将是打破电影投资受限于人才不足的一个突破点,或将成为继动作片之后中国电影打入入国际市场的又一题材类型。
从电影市场的角度来看,动画电影无疑正显示着巨大的潜力与市场空间。近期在国内火热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已经超越《哆啦A梦:伴我同行》,成为日本动画剧场版在大陆票房的NO.1,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和《功夫熊猫3》票房均过10亿,表现出了极强的吸金能力。
近些年来,中国动画电影数量飙升,每年约有30部至50部动画电影上映。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共计上映42部,《功夫熊猫3》、《大鱼海棠》两部动画票房过5亿。
2016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里,《功夫熊猫》、《熊出没》、《大头儿子和小偷爸爸》等片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IP影响力,又有东方梦工厂、光线、乐视、央视等巨头参与,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2016年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票房增速放缓票补退潮、保底发行神话破灭,进口片大规模涌入,观众正变得日趋理性。那么,201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又将走向何方?或许,动画电影将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关注 中外IP授权(ctoy-IP)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