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是一个新鲜市场,潜力很大,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多层次的创作,中美双方将共同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8月13日,在影视投资公司新鼎明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迪士尼制作人莫林?唐莉(Maureen Donley)如此说道。
作为迪士尼动画电影部制片人兼高级执行官,莫林?唐莉经历了美国动画电影产业复兴最辉煌的阶段,主导开发、制作和发行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阿拉丁神灯》,曾担任《狮子王》早期编剧,并在与皮克斯合作中参与《玩具总动员》初期画面和故事开发。
莫林?唐莉此次正式加盟新鼎明影视投资旗下杭州明朗影视制作公司,新鼎明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影视投资与制作公司。莫林此番加盟将帮助公司制作原创动画电影《风来风去》(暂名)。明朗影视策划总监陆向华将这部动画定义为一部“属于中国的迪士尼式动画电影”。
迪士尼是这样做动画的
在一部1933年的纪录短片《迪士尼卡通是如何制作的》中,沃尔特·迪士尼亲身讲述了迪士尼动画制作的详尽流程。由于缺乏数字技术,早期动画对技术的探索十分艰难,而在成立之初,迪士尼就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工程十分浩大,参与制作人数多达五、六百人,每一位员工分工十分细密,形成了一批极为专业的技术与创作人才。正因为组织庞大,内部协调才显得十分重要。从初期开始,迪士尼公司就将“团队合作”列为最大信条。
迪士尼动画的内容选择也有不同的路数,由六至七人组成的创意执行团队搜集世界各地的童话、神话和民间故事和畅销儿童读本。莫林介绍,迪士尼对动画题材的选择基于两种思路:童话或神话以及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或梦想。
迪士尼金牌制作莫林·唐莉
迪士尼细密的制作流程也呈现出了美国工业文化的特点:强调分工,个人专业以及团队合作。“做动画电影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大家如何去协调沟通。“莫林表示,首先大家在概念上达成共识,定期掌握电影的素材和动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确保自己努力是融入整体环境,大家各司其职,但是又相互开放。”
迪士尼之所以能够长达数年称雄全球动画电影市场,源源不断诞生新的创意,主要在于其能够准确的把握工业化生产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若森数字联合创始人、《画江湖之不良人》导演刘阔在接受三声采访时表示,动画具有两面性,一面具有工业成分,另一面则是创作成分,“要想要批量一定得从工业化做文章。”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动漫行业囿于资金短缺和行业人才缺乏,始终发展缓慢。很多动画电影都要经历漫长的生产过程才能最终问世,今年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历时12年制作,收获10亿票房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问世也经历了8年时间。即便是网络动画,现在能够实现周更,且时长超过10分钟也非常少见。
《大鱼海棠》团队因为资金问题在2013年8月正式发起众筹,筹集资金超过158万元人民币,缓解了燃眉之急。而这对于动画年产量在2-3部的迪士尼,这样的问题几乎不会出现。
究其原因,莫林指出,这样的挑战在迪士尼创作团队中间也存在,但是对于电影的上映时间、衍生品上市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时间节点。“电影的预算和时间有限,作为制作人有责任引导整部影片的资源分配,会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重要的场景。”
技术合作只是起点
不过眼下,中国动画电影公司不必太为资金犯愁,资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该领域集中,更多的动画电影人才也慕名而来,这其中也包括迪士尼的动画大师们。
和迪士尼有着17年合作历史的上海文广新闻传播集团(SMG)开始在电影和电视剧方面寻求合作,双方首部合作自然动物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已经上映,由中国导演陆川指导,迪士尼金牌制作人罗伊·康利担纲制片人,后者曾凭借《超能陆战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除莫林以外,迪士尼前主席迪克·库克(DickCook)创立的迪克·库克工作室(DCS)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嘉视年华影视公司联合著名导演金基德制作中国电影《无神》,该片预算约为2.5亿人民币。
迪士尼与中国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如果说以前中国公司主要是参与发行和投资,现在合作范围则变得更加深入与多元,迪士尼公司先进制作理念和技术人才将直接参与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不过,莫林也指出,制作和技术进步不是根本,对于动画影视公司而言,关键在于刻画故事和情节的能力。“蓝天白云做的再漂亮也只是蓝天白云,中国动画电影要多做产品,多讲故事,才能更好地运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