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玩具,在济南两地最为流行,叫作兔子王。济南兔子王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节俗泥玩具。用洛口胶泥塑胚,镶头盔、镜片、绒球、耳朵、手臂、枪头,干后上白粉,彩绘
【中外玩具网 · 市场广角】有一种玩具,在济南两地最为流行,叫作“兔子王”。济南“兔子王”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节俗泥玩具。用洛口胶泥塑胚,镶头盔、镜片、绒球、耳朵、手臂、枪头,干后上白粉,彩绘,节日用作祭月,节后成为儿童玩具。随着老济南拜月、祭月风俗的消失,“兔子王”这一盛行多年的民间手工艺品,曾经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日渐远去了。如今,一代民俗文化的守望者——杨峰,执着于“兔子王”艺术的坚守,开启了济南“兔子王” 的新时代。■宋静 梁晓婷
那些不解之缘,在内心深处眷恋
在济南土生土长的杨峰,是听着“兔子王”的传说长大的。济南的“兔子王”,无形中增添了很多泉城特色。过去中秋节圆月时,济南家家要摆月饼、水果和兔子王。那时人们有购买兔子王馈赠亲友的习俗。
从小爱玩泥巴,经常看着爷爷做泥人的杨峰,谈起怎样和“兔子王”结缘时一笑 :“我早就忘记为什么了,就是从小就特别想拥有一个。”从中学时代,就一直有个关于兔子王的影像在杨峰的脑子里徘徊。
毕业后从事设计装潢工作,杨峰淹没在商业社会中,他追寻纯粹的创造和设计的梦想被无情打破。但关于“兔子王”的梦想一直萦绕在脑中,也鼓动着他到处去寻找有关兔子王的资料和书籍。工作之余,他尝试着设计兔子王的草图,一有时间就描描画画。
终于,内心深处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痴情占了上风,杨峰开始潜心研究“兔子王”。
古老民俗重现光芒,风景这边独好
1993年,一心弘扬泉城文化的杨峰就试图创作出既有济南地域特征又富于时代感的旅游纪念品。他尝试制作趵突泉微缩模型,却还是觉得无法代表老济南的文化风貌。
放弃趵突泉模型的设想后,他找出了中学时代好友送的一块上好泥料,开始“泉城兔子王”泥塑的创作:没有网络,鲜有书籍,看到一幅相关的草图都惊喜万分。终于,杨峰推出了兔子王的定稿——新一代济南“兔子王”诞生了,并最终创出“兔子王”的四个形象:兔子王、兔小儿、兔妮儿、兔宝儿。慢慢地,杨峰不断创新,兔宝中增加了“鼓乐兔宝”和“击鼓说唱兔宝”;兔王中又增加了“黑虎泉兔子王”和“卧牛泉兔子王”……作为“七十二泉系列”中的兔子王每尊均能展现该泉的特色且作品背面还题有咏泉古诗和绘有泉名印章,亦可算作集诗书画印于作品一身,凸显地方特色也增加了文化内涵。杨峰创作的“泉城兔子王”系列作品处处烙刻着济南这座古城的文化印记:金盔金甲的兔子王,外着锦袍,身插护背旗,持玉杵携金钵,端坐在祥云上;祥云下是以趵突泉等名泉为代表的泉水景观……
2008年春节,杨峰在济南芙蓉街上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面,专营“泉城兔子王”,成为这条老街上别具文化气息的一处风景。
“每个人都可以是文化的传播者。我最想做的,是让更多济南的年轻人了解,我们拥有如此宝贵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杨峰所做的,不仅仅只是手中的兔子王,他要做的还有很多。杨峰认为,中国民俗文化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传统文化是否得到弘扬,在于是否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传统文化之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实践、探索,一代代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所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济南“兔子王”,期待着济南“兔子王”走向全国,让“兔子王”真正再次走进寻常百姓家,只有回归百姓的民俗保护才能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