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婴童企业的品牌成长?

   日期:2007-11-22     来源:中国成长观察    评论:0    
    中国婴童产业近几年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据有关数据表明,婴童产业每年有5000亿市场规模,涵盖了孕产、奶粉、食品、洗护、餐具、童装、玩具、亲子服务、早教等各个行业,这么大的婴童市场,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婴童品牌依然是凤毛麟角。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婴童企业的品牌成长呢?中国成长观察(www.cngrowing.com)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认为成功的品牌必须是由消费者、厂家、政府、媒体等诸多因素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结果,目前婴童企业的品牌阻力也来源于这四个大环境带来的合力。


不成熟的婴童消费群

■ 广大中低端消费群依然是主力军 ■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为生计忙碌,就算刚脱贫,对消费品的选择还是以健康、实用为主要出发点,在品质说得过去、外观紧追潮流的前提下,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宁愿放弃价格高昂的知名品牌。
    中国是个很有生产能力的国家,中国的企业在为国外婴童品牌生产各种童装、玩具、童车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生产经验。当这些企业成产的产品销往内地,在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偏好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把运营重点放在销量和渠道上,而不是放在塑造品牌上。
    广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而是要经过不断的追随、满足、沉淀、再追随、再满足、再沉淀的过程才能形成更细分、更成熟的品牌结构。

■ 高端用户的洋消费情结 ■
    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婴童产业中也不乏各种奢侈品牌,这些奢侈品牌基本上已经被外国品牌蚕食殆尽,在婴童产业最成熟的行业奶粉辅食这个行业,外国品牌占了二三十个,仅有的几个中国品牌也正在被外资控股或者合资。
    是什么让洋品牌在中国大行其道?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人:
一种人是非外国品牌不买,从奶粉到玩具,从服装到教育,一律要跟洋品牌沾边,对国产品牌是一概不信任。
    还有一种人平时对洋货痛恨不已,对国货怜爱有加,但到了买单的关键时候,还是“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洋货的问题再大,也说成“例外”;国货挑不出太大问题,也结论为“买不得”!这是不少国人的购买倾向。
    这些有品牌消费能力的高端人群,本来可以带动国内婴童品牌的成长,却由于扭曲的崇洋消费,对洋品牌的趋之若鹜,让一些婴童品牌生存在国内市场需求小与国际竞争压力大的夹缝中,无法正常的进行资本积累和品牌投入的相互转换。塑造民族品牌,需要企业的自强奋进,也需要同胞的认可与支持,否则,民族品牌就永远孤掌难鸣。韩国和日本的民众对民族品牌的热爱感动了不少中国人,但为什么不能把感动化作支持民族品牌的力量呢?

缺乏品牌意识的婴童厂商

■ 品牌人才稀缺,坐失品牌建立的大好时光 ■
    中国的婴童企业不乏上规模的、不乏有生产能力的、不乏有成熟渠道的,但这些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却一直停滞不前,根据中国成长观察(www.cngrowing.com)的企业调研,中国的婴童企业大部分还没有专门的市场推广部门或者品牌管理部门,很多是由老板亲自兼顾,或者由销售主管负责品牌推广,这和品牌推广非常成功的汽车、IT、通信、互联网等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行业的企业在成立之初都会建立专门的品牌推广部门,甚至还要 请外脑——公关公司一起做企业的品牌推广工作。
    而婴童企业不但没有打好品牌队伍的基础,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意识到品牌人才对企业品牌的重要推动作用。没有专门的品牌营销人员,婴童企业很难迅速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很难专门策划、配合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很难有机会接触、运用各种有利于企业品牌发展的人、机构和媒体,也就很难将企业的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成长观察进行的企业调研活动中,近34%的企业(包括企业接线员、企业负责人、媒体负责人)对媒体和推广项目持不友好或抵制态度,近63%的企业没有设专门的品牌推广部门。
    如果说整个中国的品牌年龄目前处在不稳定而冲动的青春期,那么婴童产业的品牌年龄还处在莽撞的少年或者懵懂的童年,品牌人才的稀缺与企业对品牌建设的不重视,会让婴童企业坐失建立品牌基础的大好时光……

■ “代工”命运,走不出品牌的金光大道 ■
    中国婴童产业的一家代工企业今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就是被美国美泰玩具公司召回两千多万件玩具而导致企业老板自杀的悲剧。
    对于此事中国成长观察已经给予不少关注,本文在此不做赘述。这家公司成立十余年,员工五千多人,在婴童产业的代工企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然而却因一个召回事件大伤元气。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的代工企业都会走到这样的结局,而是我们从这个企业的不堪一击的现象中可以窥探出它的品牌支撑力量的弱小,如果利达凭借出色的生产能力为自己打造一条品牌道路,和相关部门积极制定行业标准,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那么它一定能掌握部分话语权,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案。
    所以说,婴童产业中的“代工”企业该警醒了,该为自己的生存开辟出一条金光大道,该提高自己在世界的舞台中的话语分量了,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企业在积累了原始资本后,应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为婴童产业的壮大、为民族品牌的发展重建自有品牌的力量。

■ “待嫁”心切,本土品牌的覆灭之路 ■
    国际资本无时无刻不在窥视中国本土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他们一般选择在中国有广泛品牌知名度、市场业绩良好、急需资金壮大发展的企业进行注资,要么全部收购、要么控股,以取得对该品牌的控制权。但嫁出去的闺女不熟悉婆家家规,在别人制定的市场规则中不仅仅是受了委屈,其最终的结局是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少,最后被收购者利用了其成熟的渠道之后又将其扼杀于无声。
    这样的例子在日用洗护用品行业并不少见,在婴童产业中也存在着同样的例子。日前备受关注的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也许是中国品牌经营者的觉醒,但还是有不少已经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将发展的机遇寄托于融资与被收购。
    当然,我们不是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我们也不怕与“狼”共舞,而是提醒中国婴童产业的先锋企业家们,在企业急需壮大发展的阶段,“嫁出去”不是唯一的道路,并且不是最好的道路,如何运用已有的品牌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价值是所有中国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推出“企业甄选计划”

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推出“企业甄选计划”

今年,玩具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发展难题,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特推出“企业甄选计划”,集合资源帮助品牌推新品、拓市场、对接新渠道。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婴童企业的品牌成长?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婴童企业的品牌成长?

2007-11-22   TAG: 婴童企业   婴童品牌  

玩具等众多国际婴童企业选择在杭州发展

玩具等众多国际婴童企业选择在杭州发展

2007-03-30  

0相关评论

推荐阅读
玩具热点:玩具批发一手货源网站   玩具厂家   澄海玩具批发市场   玩具批发app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新媒社群 服务项目 专题大全网站地图云选会违规举报
  • 官方客服:

    电话:020-38490231
    QQ:2355507011
    微信:18028540498
  • 业务合作:

    电话:020-38490236
    QQ:2355507021
  • 采访爆料:

    电话:020-38490231-851
    QQ:2355507009
  • 官方社群:

    添加下列微信号之一,邀请入群
    ctoy1998 或 18028540498

© 1998-2024 中外玩具网(CTOY.COM.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23376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2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50434主办:广东省玩具协会   广州力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